随着寒假假期的结束,开学如期而至,不少疾病总会来“凑热闹”。春季天气多变,时寒时暖,尤其近期又寒潮天气,再加上假期松弛后部分学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和节奏,开学后一至两周,学生要面临着心理(开学焦虑症)和身体的双重考验,故开学后的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“高风险期”,也称之为“开学病”。
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?
1、新冠肺炎 全年均可发。拘郧、传播速度快。可通过直接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,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,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。
2、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短、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。主要表现为急性发。呷,体温可达39~40℃,伴畏寒,发热可持续2~3天。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。常有咽痛、干咳,鼻塞、流涕等。高发时间为冬春季,潜伏期一般1~3天,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,各学段均易感。
3、诺如病毒肠胃炎 感染性强,以肠道传播为主,病程较短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。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无粘液脓血。病程一般为2~3天,冬春季为高发季节;潜伏期多在24~48小时;各学段均易感;通过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等传播。
4、水痘 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冬春季为高发季节,它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。巳浩毡橐赘。水痘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,然后延至面部和四肢,由红色斑疹变为丘疹,再发展为疱疹,疱疹常伴瘙痒,周围有红晕,呈向心性分布。一旦出现水痘病例,周围的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%发。壮“见面传”。
5、食源性疾病 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沙门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,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可伴有发热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,往往在学校、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。
预防应对措施有哪些?
1、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 坚持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2、按要求隔离 若发生传染。υ诩腋衾,学生和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,要遵从学校的传染病休、复学管理制度;也不要带病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。
3、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随地吐痰、勤洗手、勤换衣、注意口腔卫生,生活用品如毛巾、餐具等应定期消毒。
4、增强自我防护 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,就诊时要带好口罩;避免接触传染病人,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。
5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有规律,睡眠应充足,饮食要均衡;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
6、加强锻炼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劳逸结合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7、改善室内环境 教室、宿舍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。要加强教室、宿舍、卫生间、校园环境、食堂环境、餐具、教学用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。
8、接种疫苗 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眼保健操,你做对了吗?...